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综合分析,了解到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应包括品德教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社会活动、科研创新和掌握运用工具六大部分。体育教师的能力是建立在以体育知识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的基础上的。许光辉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结构进行研究时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训练能力、教育能力、体育科研能力、保健能力、专项训练和专项理论能力组成;然而,新时期下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侧重点和全面性都有了更深入和具体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出个性充分发展、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合格大学生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也有了更广的要求。
2.2新时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终身学习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意识必须不断调整,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2.1九零后学生群体的新特质对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90后学生群体有着和80后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其_,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因此,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教育的引导者,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认知到积极乐观的心态的重要性,从而体会到安全感和成就感。其二,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90后普遍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其三,由于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因此信息和网络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面对新生代群体的新特质,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了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人格魅力和科学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更需要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2.2.2加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习的重要性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将来的体育思想和体育能力的塑造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缺乏充分的信息来源,就不能及时把握当今体育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体育教学的最新方法,这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极大影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由于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更新滞后的局限,高校体育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面也落后于其他学科。面对九零后这_新的学生群体,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是保持_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此外,外语能力在获取信息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愈加显著的作用。信息能力是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而外语的掌握能力是获取信息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研究国外的优秀教育教学方法,有助于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许多高校体育教师不能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至于读、写、听、说方面的能力更大打折扣,高校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也亟待提高。
2.2.3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对体育专业某一领域的技术和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又有和大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而获得的实践经验,由于特殊的专业特点,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空间距离比较近,教师的亲自示范不仅能直观的再现动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威信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挂图与视频所不能及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包括潇洒的风度,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谈吐,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有的可能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体育教学是与学生零距离的教学实践活动,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不仅会表现出对工作的热情,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
然而,教师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形象模糊、语言文字修养不足、人文科学素养相对薄弱等,都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观念和技术主义、实用主义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教师素质模式,还应当有必备的人文科学知识。根据人文素养的特点和内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完善人格,要求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独立而健全的人格。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造就教师人格魅力的需要。
2.3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途径分析
2.3.1自我教育 |